英文版 English / 首頁 Home / 網站地圖 Site Map / 聯繫我們 Contact Us / 會員專區 Member Area 
 新聞剪輯/【國際經貿】
中港民商事判決互認生效 
專家分析恐引外資疑慮撤離資金
 
【資料來源: 2024.02.03 旺報即時 記者吳泓勳】
      大陸與香港從1月29日起可按規定互相執行法院有關民商事案件的裁決,包括部分知識產權以及侵權案的裁決。據VOA美國之音引述專家分析,中港兩地民商事裁決互認安排,會令港商以及外國投資者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憂慮大陸的司法體系「有人治沒有法治」,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導致資金撤離。

      香港律師蕭志文表示,中港兩地的法制存在很多差異,認為中港兩地民商事裁決互認安排生效之後,可能會引起外國投資者的憂慮,因為當初選擇到香港投資的時候,沒有預料到中港兩地法院的民商事裁決的跨境執行,進而可能會資金撤離。

      蕭志文說,這很明顯是一些外商會擔心的情況。假設一個外商在香港有公司、有生意、有資產,但在大陸其他地方有爭議。一旦當地原告在法院拿到裁決,可以拿來香港執行像是財產凍結等,這與外商當初評估大陸與香港的法律程序不同。面對新情況,可能真的會讓部份人把部份資產帶離香港也說不定。

      前中國政協委員劉夢熊受訪時表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重點之一,是「港法治港」,即以《基本法》及香港的普通法進行管制。如今大陸法院有關民事及商業案件的判決,可在香港法院都視為有效,恐會導致香港商人甚至外國投資者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

      劉夢熊引述一個案例,一名港商20多年因支持家鄉建設,在珠三角某個城市以較便宜價錢買了塊地、成立很多商店,事隔20多年後地價大漲,當地市政府竟要求該名港商以當年購地價,加上部份利息出售回購。

      劉夢熊表示,該名港商不服,由於相關地皮市值已增至數十億人民幣,不可能以20多年地價讓政府回購,結果相關市政府懷疑羅織罪名,以該名港商「逃漏稅」為由,向當地法院申請追討欠稅30億人民幣。最終該名港商回到香港後,帶著剩餘的儲蓄移居到日本。

      劉夢熊質疑,無論民事或商事案件,大陸法院的判決有多少公義讓人大打疑問,但判決內容在香港都視為有效,肯定會讓一些港商與投資者覺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更對前景充滿不確定性而要「潤」(Run)掉。

 
 
 
無標題文件
 
   
 
==== 聲明事項 ====
  《精博國際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本公司)提供之各項資訊,其目的在於提供使用者一便利查詢有關利用境外公司各項投資資訊之管道。本公司所提供之資料僅為參考,其正確內容,以各主管機關所公布之資料為準。本公司就使用者利用本網站之資訊所致之一切法律上之不利益或問題,不負任何擔保責任。非經本公司正式書面同意,不得下載、複製本網站資料以為他用。